媒体研究

外行吞噬内行:谈报道空难家属违反新闻伦理吗?

《世界华文媒体》编者按:自从互联网诞生,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正面临巨大的生存考验。而世界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 1907—1987)早就在电台和电视台出现后的研究中指出:任何新媒介的诞生,都只能分割媒体市场,而不是取代。或许,目前的中文读者世界可能会是一个事实上的例外:非专业采编的互联网和自媒体信息泛滥,人人充当“小喇叭”,使大量中文读者仿佛沉浸在鸦片产生的虚幻世界,既挑战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离真相越来越远。中文新闻如何遵守专业精神和原则,这是一个新闻起点问题。时至今日,讨论这个起点,极具讽刺意义。《世界华文媒体》特编发以下四篇文章,供读者思考。

愿东航3月21日MU5735航班梧州空难的遇难同胞安息。

外行吞噬内行: 谈报道空难家属违反新闻伦理吗?

一个行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消失,可能会导致这一行的专业人士失业和失落,但总体上看,这是 ” 优胜劣汰 ” 式的进步。比如,资讯和地图,已经很少需要印刷,大家看电子版的,既便捷又高效。这确实会让印刷厂失去很多业务,会让印刷工人没活儿干。这算不上可悲,甚至我们应该乐见如此。

多年前我在报社工作过,那会儿报纸每天动辄有 80 个版,现在呢,16 个版。要我说,这 16 个版也没有必要印了。这种印刷品被技术的进步所吞噬掉,我乐见其成。我也没见当年的同事,因此失业活失落到活不下去,甚至大家反而活得更好了。

然而,现在看来,不仅报纸这个产品形态被吞噬了,而且传媒这个行业的专业性也在被吞噬。前者是被技术进步吞噬,后者则原因复杂到一言难尽。原因之一是,突然之间,外行可以轻松干掉内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以前的传媒人都是练武术的,突然之间,由于技术进步,大家都有枪了。于是,一阵乱枪,老师傅都被打成了筛子,拿枪的重新定义了传媒行业。一群幸存的老师傅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大家,新闻不是那么做的而应该这么做,立即会引来一阵群殴,告诉你新闻才不是你说的那样做的。

让我想到此的是这两天,没有做过专业新闻的人,给依旧 ” 赖在 ” 传媒行业的老师傅上新闻伦理课,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新闻不该采写。老师傅被骂得狗血喷头,嘴里还被塞上了 ” 人血馒头 “。

我觉得,多老的老师傅都可以批评,多外行的人都可以批评内行的人。不能说外行不能批评内行,而是说外行给内行定规则,这实在可悲可笑可叹。

空难乘客的家属不能被采访,采访了就是二次伤害,就是吃人血馒头。按照这个说法,矿难死者家属也不能被采访,数十年奔走在寻亲路上的被拐孩子的父母也不能被采访。

您怎么知道人家受害人家属不愿意被采访呢,您怎么知道人家接受采访就是被二次伤害呢?您怎么知道因为一场突发事故失去亲人的人在迷茫无助的时候不需要倾诉呢?

多年前,我所在的报纸有专门的 ” 逝者 ” 版,就有失去亲人的读者打电话到报社,愿意倾诉,愿意将逝去的亲人的故事讲出来,印到报纸上。

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杀死了平民,我们的国家级媒体登门去采访遇难者的家属,也没见谁骂这样的采访不合适。或者是没有看到,或者是看见了也不敢骂吧。

在某一个行业从事多年之后,很多人都会感慨,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儿女从事这个行业。比如,有做医生的说将来不能让孩子当医生。同样,我认识的好多媒体人不仅表示不让孩子干这一行,甚至会劝年轻人不要干这一行。

老实说,媒体人真的不能跟医生比。医生确实辛苦,但是关键的时候他的专业水平还是被尊重的,最起码,不是谁想当医生就能当的,不读几年的医学专业,当不了大夫。媒体人不一样,以前还得考个记者证,现在自媒体时代了,谁都能当媒体人——你会写微博、发朋友圈,就算是自媒体人了,你要是会注册个公众号,那简直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报纸,一下子身兼记者、编辑、校对、总编辑。

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

也就是说,传媒这个行业已经 ” 贱 ” 到没有任何门槛了。传统媒体人眼里的 ” 外行 “,蜂拥而至传媒行业,纷纷成为 ” 新媒体人 “。这些新媒体人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随时随地 ” 直抒胸臆 “。我一直是为大家都能够 ” 说话 ” 而欣慰的,觉得这是进步。然而,老师傅们所遵守的一些规则,被弃如敝履或者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然后反过来还要骂老师傅们不懂规矩不懂新闻伦理。

” 遗老 ” 毕竟是少数,在这样的洪流面前,除了认清形势之外最多就是窃窃私语一下——新闻都没了,你还跟我讲新闻伦理?

一个行业,外行给内行定规矩,甚至到了外行吞噬内行的时候,这已经不是这个行业的悲哀。你想一想,如果是没驾照的人教有驾照的人该怎么样开车,会是什么样。

当然,我说这些,绝不是反对自媒体,绝不是怀念传统媒体时代。从前没有特别美好,现在也没有特别糟糕。

从前的媒体也不是都散发着专业的光芒。传统媒体时代,一定程度上是少数人垄断了发言权而已。

总之,我还没有无聊到感叹媒体行业江河日下的份儿上。我感慨的是,外行教训内行,外行决定内行,外行吞噬内行。

就说防疫吧,张文宏算是国内顶级内行的专家了吧。他也有讲话让人 ” 不满意 ” 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时候。前一段看张文宏 ” 倒春寒 ” 的言论,那语言技巧,已经看不出是一个专业的医生,而像一个专业的自媒体大 V ——字字句句不得罪各方面,或者说,字字句句讨好了各方面。既 ” 尊重 ” 了现有的防疫政策,又 ” 尊重 ” 了希望严控的人,也 ” 尊重 ” 了希望放开的人。

当一个专业人士说话显得八面玲珑,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用专业知识直抒胸臆。一个专业人士,最好的发言状态应该是只对自己的专业负责,不必要 ” 照顾 ” 听众的想法,不需要逢迎谁阿谀谁。他不应该是心理按摩师。

时间久了,我们就会知道,心理按摩是没意义的,专业不被尊重是有代价的。如果我们足够尊重专业,很多人不至于在疫情到来的第三个春天依然 ” 寸步难行 “。

文章来源: 海涛评论 

人民快评:灾难报道要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2日晚直播梧州空难核心救援现场中出现暖心一幕,总台记者直播时捂住乘务人员证件,示意镜头避开。记者这一举动让许多网友感动。

连日来,梧州空难引发舆论持续关切。搜救情况进展到了哪一步、有无发现幸存人员、何时查明事故原因等等都为人热切关注。

132人生死未卜,不仅亲人煎心,公众也颇为牵挂。在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呈现有价值的信息,确有必要。但是不能以报道为名过度挖掘机上人员的隐私,也不能因报道之需而构成对机上人员亲朋的侵扰。

灾难报道有个公认的原则要求:最小伤害。也就是说,报道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这篇报道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是否让他们的亲属感到不安,以及在采访过程尽可能地不冒犯遇难者亲属,不让他们感到为难。

一边是追踪事故的核心信息,特别是聚焦人的命运,这是媒体的一项基本责任;另一边却因过度挖掘而可能伤害到当事人,这就背离了报道初衷。当然,如何守住边界,并不容易。面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媒体索性袖手旁观,虚置了自身定位,也不可取。

曾有学者认为,在重大灾难时刻,媒体和新闻人不能刻意追求轰动效应、注意力效应。事实证明,不挖掘隐私、不侵扰受害者亲属并不等于不能呈现好的报道,也不等于无所作为。

在灾难报道中,不猎奇,不陷入低层次的八卦模式非常有必要。掌握好报道的尺度,进行有价值的反思和追问,才能赢得普遍尊重。

这场空难的搜救工作、事故调查都还在进行,解开谜团,需要时间,也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把目光聚焦在对生命的搜救上,不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显然更有意义。

来源:人民网 2022-03-23

空难真相未明,记者采访家属是吃人血馒头吗?

东航空难发生后,搜救还在进行,真相尚未查明,但网上已经为记者该不该采访家属等问题吵翻了天。其中,《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引发了最多争议。

 

 

反对者认为,采访悲痛中的家属是一种粗暴的打扰,曝光空难乘员的人生经历是窥私欲的狂欢,是为了流量吃人血馒头,严重违背新闻伦理。

有评论指责采访家属违背新闻伦理

 

支持者认为,记者对空难家属的采访是还原事故真相的重要部分,家属也有表达悲痛、希望亲人被铭记的需求,所以是合理的。

作为一名曾有8年一线采访经验的前报社记者,分享一些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采访空难家属是吃人血馒头吗?

先说总体结论:

按照新闻伦理,媒体记者可以采访空难家属,而且很有必要采访。但是,采访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写作时要注意伦理边界。

一场重大灾难发生了,媒体记者前往采访是天职所在。失踪者、遇难者本人已无法开口说话,这时采访他们最亲近的家属正是获得遇难者信息的重要途径

遇难的是谁?一共有多少遇难者?他们各自因什么原因牵涉到灾难之中,是否与灾难的发生有关?这些是重大灾难报道时最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也是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采访家属的过程正是对这些信息的挖掘与调查。

有人说,这些问题的调查自然有官方去做,我们等权威通报就好。这就太天真了,也是对新闻媒体存在意义的根本否定。我们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关政府部门在管理,出了大事也都会有对应的部门去负责调查,那还要新闻媒体做什么呢?

新闻媒体的采访调查是对官方结论的核实与补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官方结论需要核实,这一点相信不需要我多说。

去年郑州水灾遇难人数的瞒报一直等到国务院调查报告发布才被公开,徐州铁链女的身份来历在当地的数次通报中一变再变,这些记忆犹新的案例都告诉我们,对官方通报的结论也有必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核实与追问。如果记者永远只是官方结论的传声筒,那在当前社会就真的没有存在必要了。

官方结论需要细节的补充,这一点应该也好理解。

重大灾难发生后,官方的调查结论通报往往是着眼于事件定性、责任归属,通报的内容是核心信息与核心数据,而一些背景与细节则通常不会被提及。这时就需要不同的媒体从多元化的角度去参与采访调查,将背景介绍清楚,将细节补充完整,以便受众能了解到一场灾难或事故更全面的真相,从而帮助避免重蹈覆辙,让每个人收获真实可靠的安全感。

飞机坠毁现场发现的乘客钱包证件

 

所以说,记者去采访空难家属是非常合理且很有必要的。而在实际采访中应该注意的伦理边界,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错误的真实案例来理解。

直播拍摄家属痛哭的画面,合理吗?

在东航空难发生的当天下午,中国新闻网记者前往广州白云机场拍摄了一条家属痛哭的视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操作。

该条视频为偷拍视角

 

还有一些自媒体网红扎堆去机场蹭热度,直播空难家属的悲痛,这也是典型的突破人性下限的做法。

首先,家属并不是空难事故的直接当事人,我们说应该采访家属,是希望通过家属获得直接当事人的信息,和事故发生可能相关的信息。单纯拍摄家属的悲痛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增量,而且模糊了焦点,纯属流量驱动下的窥私。

然后,采访空难家属时应征得同意。各家的情况不同,各人的个性也不同,有的家属会希望通过媒体倾诉痛苦,表达怀念,希望逝去的家人在世上留下一些被铭记的痕迹,有的家属则不希望被打扰被曝光,这都应该得到尊重,所以记者采访之前应该征得家属的同意,而不是直接拿着摄像机怼脸拍,更不能躲在屏风后面偷拍。

还有,采访空难家属时应告知风险。作为从来没有上过新闻的普通人,通常并不能正确估计新闻刊发后舆论会如何发酵,对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导致被网暴……作为专业人士,记者应该在有必要时对家属进行善意的提醒,再由家属自行决定是否公开。

最后,采访是为了帮助家属而不是消费家属。从我以前的采访经验来看,家属愿意接受媒体采访通常是因为有相关的诉求,例如通过媒体表达悲痛寻求同情理解,通过媒体曝光促进真相公开、赔偿落地,或者是通过媒体向社会展示困境寻求帮助,这些都属于合情合理的诉求,也是媒体记者能够在报道真相的同时兼顾的善意帮助。

有一些媒体人,例如主持《艺术人生》节目的朱军,总是以【把嘉宾弄哭】作为目标,这种就属于追求节目戏剧效果的歪门邪道。你去问空难家属【你现在难过吗】,你去问一个刚刚失去双亲的孩子【你想爸爸妈妈么】,这就属于没事找抽型的提问。

【他为什么坐这趟航班?你们最后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他说了些什么?】这些问题就属于合理且必要的问题。

当下社会环境真正的问题不是记者在灾难发生时采访得太多,而是抵达现场的太少,深入采访的太少。

来源:基本常识项栋梁(科普作家,时评人) 2022-03-23

 

灾难报道被骂“吃人血馒头”?中国媒体哪敢啊?

 

” 不是坏,是无知 “

东航 MU5735 空难发生第二天,《人物》杂志推了一篇描写空难家属的文章,被一些人骂吃 ” 人血馒头 “,群情激愤,有些小圈子吵成了一锅粥,有人说,这叫暴露受害者隐私,有人说这叫消费灾难,总之统统都是媒体有罪论,很快,文章就消失了,据说,被举报了。

我生气啊,气得我顶着过敏的眼睛,一大早翻出了大学学过的《新闻采访学》,蓝鸿文写的,主编是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我倒要看看,是我上学学过的知识扔给了老师,还是专业院校教的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教材第 360 页,写了记者如何报道突发事件采访:第一,要关心形势。第二,反应灵敏,及时投入报道;第三,有紧迫感,要抢在时间前面,多发东西;第四,既要不怕危险,又要保护好自己。

教材第 364 页写了突发事件报道原则:如实报道,客观报道,积极报道,做好连续报道的准备。

好了,没别的了。

所以《人物》的报道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按照当下的舆论,那么,约翰赫西那本著名的《广岛》描写了美国往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后的日本惨况,也是吃人血馒头喽?诺贝尔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二手时间》也是吃人血馒头了?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集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吃人血馒头?2008 年,汶川地震那么多报道灾后残酷一面的媒体如《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统统都在吃人血馒头喽?

我是觉得挺可笑的,换句话说,没有一家严肃媒体在社会重大议题发生后,存心把自己变成 ” 议题 ” 本身。

气得我一上午没缓过劲,到下午,恍然大悟,骂 ” 人血馒头 ” 的人并不是坏,而是无知。在中国,媒体 ” 消失 ” 太多年了,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正常媒体的运转逻辑是啥。

正常情况下,灾难性报道,媒体需要依次提供四个层次的信息:

1、客观信息,所谓三 w,谁?在哪里?怎么了?事态客观进展

2、Why 和 How?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祸?

3、核心当事人的故事

4、多角度、专业的,丰富的,有建设性的反思,多来自专业人士

以上按顺序,为一组连续报道,符合大众的心理认知。但当下这样的环境,哪个媒体能做到一板一眼的 1、2、3、4……《人物》抢发了 3,大众所受到的心理冲击过大,一时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一家媒体之所以连夜刊发,我猜是:能早发一天是一天。

倘若我们的公众能明白专业媒体的运行机制,日常就习惯了接受专业媒体的服务,阅读消费专业信息,是否还会对做出类似 ” 吃人血馒头 ” 的判断呢?是否在悲愤伤痛之余,会更谨慎评判媒体的价值意义呢?

有时候,轻易下的判断不是因为坏,而是源于无知。

” 媒体 ” 离开我们太久了

中国媒体行业的黄金年代是 1998 年 10 月,时任总理朱镕基去了一趟《焦点访谈》,从不题词的他,破例为《焦点访谈》写下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自此,《焦点访谈》《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风行全国——在这里读懂中国,绝不含糊。新闻行业也拉开了黄金十年,其背后是大国崛起的玫瑰梦。

 

水均益、敬一丹等央视记者成为国民级偶像,而后,普利策新闻奖所带来的特稿这种特殊的文体又传入国内,极大丰富了报道的多样性。

昨天,《人物》刊发更偏特稿文体,特稿要求以 ” 人 ” 为核心,着力刻画人的情绪、经历,特稿更像小说,重写法,重情绪,但基于客观事实之上。

世事变迁,随着媒体商业模式的全面崩塌,特稿在中国几乎消亡了,调查报道也是,从收费到免费到流量思维,媒体只剩下 ” 娱乐、宣传、教育 ” 这类功能。

人们误会媒体,也不足为奇。

我之前的同事,现在在某大学新闻系教《媒介经营与管理》,她经常在课上声嘶力竭地喊出:

伟大的新闻需要伟大的商业模式,如果流量是唯一盈利模式,媒体就会流于低俗,课程的本质是教会大家如何用内容赚钱,同时探索流量之外的可能性,维持一个良好健康的产业生态。

喊完,下面的学生一脸茫然,问:抖音不是活得挺好的吗?

没有任何理由背叛你的采访对象

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身在专业的机构,秉持媒体所遵守的价值观,报道时代,在资本、政府、公众间构成一股独立的力量,这是媒体行业自诞生初期就力图构筑的理想蓝图。

记者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美国知名的记者盖伊特里斯曾说过:

我还是一个年轻记者的时候,《纽约时报》一个年长的记者就对我说:” 我要教你的是,不要用该死的电话。去见人,看着他们的眼睛,要到场。

深入火灾现场,奔赴地震现场,前往战场;如果不行,穷尽各种方式接近核心当事人,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是职业本分。

如果这叫吃 ” 人血馒头 “,那记者这个行业,应该以不道德之名立刻关停,越战著名的照片《火从天降》就不该被刊登出来。

这张著名的照片改变了越战历史

 

没有任何理由背叛你的采访对象。

这是记者接受的另一重要的职业训诫:倘若被访者不愿意说,绝不强迫,也不偷录;倘若稿子发表后,强权逼迫记者说出信源,记者绝不能出卖你的信源,” 水门事件 ” 就是这样的故事。

所以,一家媒体怎么敢吃人血馒头?这个行业有其职业操守,当个人的虚荣心和他者的生活发生冲突时,记者一定会坚定地站在他者一面,信守承诺,不强人所难,选择能写的,尊重萍水相逢的被访者。

我从来不会对任何一家专业媒体冷嘲热讽,哪怕它现在就是靠软文为生;我也从来不说冠冕堂皇,充斥着理想主义的陈词滥调,什么记者辛苦,钱少事多,写这些东西纯靠理想支撑,大众应该多点理解。

没必要。

这就是一个关乎职业操守和媒体角色价值的讨论——如果记者编造了事实,可以告他;如果媒体篡改了事实,可以告它,如果是不能理解媒体的价值,可深入讨论,不必扩散议题。

如果每次遇到灾难报道,公众还是无法理解媒体的价值,那就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讲,告诉大家:媒体到底是什么?抖音和微博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媒体?职业记者的准则和操守是什么?媒体是如何运作的?新闻伦理为什么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之上的讨论,而不能纯粹脱离新闻实践。

一遍又一遍讲,兴许讲多了,就多一些人愿意去了解了。

来源: 卓见 SeeDiffer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