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物

为绿色公益和生态文明而呕心沥血 ——老记者吴达宣创作《绿水青山·走向明天》

田宏升   张明圣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一句有着时代特色的名言,一代人的爱与痛都凝结在这里。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已是天下共识。

可是,曾几何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既尖锐又敏感。以经济建设之名,行损害环境之实,让少数人渔利,令多少人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吴达宣凭着满腔热忱,以一名老记者的道义和使命奋笔疾书,持续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年逾七旬还创作了40多万字的环保长篇小说《绿水青山·走向明天》。

在作品中,作者批判了一个舶来的并不准确却被长期忽悠的经济指标——GDP排名和相关政绩观,这是很多地方干部重视和坚持的政绩观,它的高低可能直接关系到某些干部职务的高低和人生的走向。小说男主人公在艰难创业的过程中为坚持环保理念,不顾个人得失。他与上级的矛盾冲突,正是围绕政绩观展开。在经济建设之初,是追求耀眼的红利和GDP指标,先污染再修复,还是从源头抓起限制整治污染企业,放弃眼前利益?这在尚未小康的当时,答案并不那么明显,冲突还是很激烈的。作品正是通过描述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人与环境、人与人、灵与肉所发生的冲突,回味了几代人所付出的奋斗和牺牲,其家国情怀堪称荡气回肠!

作者用小说的形式,却并非虚构的真情实景虽已成为历史回声,但主人公的经历与时代的混响却令人难以忘怀——那是一个民族不应忘却的集体记忆。

 

作品源自电视剧创作,必须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描述,这与现代写作虽然有点冲突,但也更容易深入人物的心理。作者叙事独特,语言的那种跳跃性,一看便知是诗人之作: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也很有画面感,艺术功底深厚,十分注意留白,叙述有暗示有引导,召唤读者进行意义补白,能激发思维,催生想象。故事移步换景,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细腻真切,当年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就仿佛刚发生一样,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有理由相信,这本书的畅销,将为我国环保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润物无声的促进作用。

 

吴达宣是共和国同龄人,也是江苏省高考名校姜堰中学出身的“老三届”,名师出高徒,十七岁便在《新华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时评文章,轰动一时。如果不被中断学业,吴达宣跻身北大清华应不在话下。但时不随我、命运多舛,吴达宣插过队、做过工,但他始终热爱脚下的土地和头顶上的星空,在精神高原埋头耕耘,仅文学创作就涉及报告文学、人物传记、诗歌、散文、小说等门类,在文学多元化领域独领风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吴达宣在人才济济的南京,已是可以安逸度命的书斋学者,却依然放弃一切,投入滚滚红尘,远赴海南当了记者编辑,成为最早的赶海人和备尝艰辛的“新闻民工”。由于切身所感,他关注当年被视为“盲流”,现在称着“农民工”“新市民”的群体,并于1989年下半年在《海南特区报》撰写了《“盲流”将流向何处?》的新闻评论,应该是第一位为农民工鼓与呼的记者。

正是有像吴达宣这样的一大批有远见、有情怀的人,一直在呼吁、在推动,政府倾听民众呼声,我国节能减排、环境生态建设已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党和国家及时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经有不少地市,在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不设GDP指标,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把环境指标作为一票否决的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青山壮丽、绿水深流、蓝天永驻,“绿水青山展笑颜”,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进步。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单向突击的工业化,固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生态创伤。如果为了少数企业富起来,听任他们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无疑是自绝后路。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才能让我们安然走向明天和未来。

相关新闻:

《绿水青山•走向明天》(作者:吴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