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物归侨记者王唯真

陈嘉庚访问延安

作者:王唯真

陈嘉庚先生于1940年5月31日黄昏时刻到达延安,6月8日清晨离开。他原定访问延安3天,因随行的李铁民先生6月1日头部在汽车上碰破流血,住院治疗,在延安多住了4天。在这期间,嘉庚先生参加了4次群众性集会,同毛泽东、朱德和其他党政领导人多次会晤,参观了延安女子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市容和安塞钢铁厂等,并同延安各界人士和归国华侨青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亲切的座谈。以下是我对当时情况的一些回忆:

华侨青年们举着“华侨留延办事处”的欢迎横幅走在五千多人的欢迎队伍中欢迎陈嘉庚先生。

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是需要一定胆略的。当时延安临近前方,经常受到空袭。延安城已被日机炸平,新建的窑洞也有被炸塌的,空袭警报的枪声不时破空而起。就在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前的四、五月份,王震将军刚率领三五九旅粉碎了日寇对晋西北河防的六路进攻,山西全境的八路军配合晋西北战场,大破日军,歼赶伪军五万余名。在陕甘宁边区,“保卫大延安”的战备大演习刚刚结束,我们留在延安的二百多名华侨青年也在各自的学校、机关参加了演习,随时准备行军打仗。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很紧张,希特勒匪军进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大破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兵临巴黎城下。英法百万联军兵败如山倒。对英、法、荷在南洋殖民地垂涎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兴高采烈,公然暴露要进占南洋的野心,引起美、英、法当局的一片恐慌,也引起南洋各地华侨的强烈愤怒。在这样的形势下,留延华侨青年对嘉庚先生这次访问延安,自然感到特别关切。

5月31日下午5时半,延安城南门外人群沸腾,五千多名来自各单位、学校、商店的干部、学生、职工、八路军官兵、民众自卫队和市民等,群集城南公路两旁。当嘉庚先生和同行的李铁民、侯西反先生走下汽车的时候.“欢迎陈嘉庚先生莅临延安!”“向陈嘉庚先生致敬!”向海外爱国侨胞致敬!”等口号腾空而起。这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高自立、边区卫戍司令肖劲光同志和吴玉章同志等迎向前去,同陈嘉庚先生等一一握手,然后陪同陈嘉庚先生一行,穿过欢迎群众,到边区政府交际处稍歇。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欢迎群众有秩序地走进公路东侧的南门外广场,排列整齐地站在临时搭起的欢迎台前边。站在最前列正中的是留延华侨青年的队伍,他们无论男女都穿上八路军的灰军装,和国内同志没有两样,队伍前面打着一个横幅,上写“归国华侨留延办事处”。陈嘉庚先生登上欢迎台和讲话的过程中,群众又长时间地欢呼、鼓掌,并伴以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五千名群众的聚会在城市里算不了什么,在当时的延安山城却是很了不起的场面。嘉庚先生深为这种洋溢着群众发自内心的热情场面所打动,不时向欢呼群众鞠躬、捧手致意。

嘉庚先生在高自立同志致欢迎词之后用闽南话发表讲话,并由李铁民先生翻译成普通话。他说,他早就希望到延安访问,能够实现这愿望感到很高兴。他说,他代表南洋1100万华侨向大家致意。他说:南洋广大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仅1939年一年中,侨汇就达11亿元,占当年重庆政府军费18亿元的一大半。现在日寇占领我广大国土,我方内部却不断发生磨擦,汪精卫又叛国当了汉奸,形势可虑。广大华侨迫切希望国共两党坚持合作、坚持抗战,实现这两条,是全国民众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陈嘉庚先生在后来的两次讲话中也反复阐述这一观点)。这时候台下响起热烈的口号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汪精卫!”嘉庚先生在满意的微笑中结束了他的讲话。这次欢迎集会原只组织了三千多人,后自动涌来参加的有近两千人,其中混进了个别敌特,在会场进行捣乱,当即被扣捕。当晚,高自立、肖劲光同志设宴为嘉庚先生一行洗尘。

6月1日晨,一批留延归国华侨男女青年前往交际处看望陈嘉庚先生,其中有延安“归侨联合会”第一任主席李介夫和卜一、陈明、廖冰、冯志坚、杨城等同志。廖冰同志和李铁民先生的女儿在新加坡是同学,同李铁民先生很熟,一见如故。嘉庚先生等同他们欢谈甚久,因为讲的是闽南话,陪同到延安的国民党科长寿家骏听不懂,陪坐在那里好生没趣,幸而交际处一位北方同志把他拉到一边聊天,才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王唯真回忆延安画作:《侨联大会》。

嘉庚先生询问这些华侨青年参加共产党、八路军的感受。他们告诉他:蒋介石节节败退,半壁江山顷刻奉送给日寇,共产党的八路军、新四军节节向敌后推进,给人民带来信心和希望。要抗战救国就得依靠中国共产党,已有几百几千归侨和侨眷投入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前线浴血奋战,不少归侨、侨眷已经在血战中付出了他们的生命,如抗日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同志的事迹,已传遍延安和敌后战区。嘉庚先生频频点头,对华侨子弟为国奋战的精神表示赞赏。归侨青年建议嘉庚先生在延安多参观几天,把所见所闻转告给海外侨胞。

6月1日下午,嘉庚先生一行到延安女子大学参观,国民党寿科长寸步不离。朱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在女大迎候嘉庚先生,他们是在5月26日从敌后经西安回到延安的。朱总司令表示赞赏嘉庚先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合作、反对磨擦”的立场,他说,他这次从前方经西安回延安,任务之一就是同国民党谈判解决磨擦问题,在这方面,嘉庚先生的立场同我们是一致的。康克清同志对嘉庚先生说,敌后前线急需大量妇女干部去开辟工作,这就是延安女子大学创办的目的。来自全国和海外的先进女青年正在这里加紧学习锻炼,随时准备奔赴敌后战场。嘉庚先生一行在朱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陪同下参观了女大同学的生活、学习情况,观看了她们居住的窑洞和露天上课的情景。还参观了女大附设的缝纫、制鞋车间,边参观边提问题,对延安干部艰苦创业精神感受颇深。

当时延安女子大学有二十多名南洋华侨女学生,其中包括来自新加坡、马来亚、印尼、泰国、缅甸、越南的廖冰、冯志坚、温坚、李树坚、王健华、刘思、康敏、陈洁新、李英岚、余洁、潘懿梅等同志。她们告诉嘉庚先生,还有二十多名华侨青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陕公、抗大、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政法学院和青干校也都有不少华侨同学。嘉庚先生对延安一地就办起那么多学校,如此重视培养抗战人才,如此重视华侨学生,认为这是延安一大长处。

从女大出来上汽车时,李铁民先生头部不幸在车上碰破流血,被紧急送往延安中央医院住院治疗。嘉庚先生、侯西反先生则由朱德同志陪同去杨家岭看望毛主席,畅谈甚久,并共进晚餐。晚餐后,毛主席、朱总司令陪同嘉庚先生等到中央党校内的中央大礼堂,参加“延安各界欢迎陈嘉庚先生晚会”。由于嘉庚先生的翻译李铁民先生住进了医院,侯西反先生不会说普通话,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陈明同志被临时请来给嘉庚先生当翻译,我也从延安青干校被请来协助翻译。

晚上七时左右,毛主席、朱总司令陪同嘉庚先生进入礼堂时,我们迎向前去。当时我17岁,一身毛孩子气,毛主席见了我,同我握了手,亲切地问我说:“你刚来延安吗?”我说:“是的,刚来不到一年。”侯西反先生也同我握手,用闽南话问我说:“你是新加坡回来的吗?”我说:“不是,从菲律宾回来。”他接着问:“你这么小就出来,家里同意吗?”我说:“起先不同意,我坚持,就同意了。”侯西反先生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可以告诉我吗?”我说:“叫王雨亭。”嘉庚先生在旁边惊讶地望着我说:“王雨亭先生是你父亲!我们很熟悉呀。”我说:“是的,父亲常说起你。”侯西反先生说:“是的、是的,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回去我们告诉他在延安见到了你,他一定很高兴。”接着,嘉庚先生被安排坐在毛主席身旁,他们的座位在礼堂中间靠前的木板上。当时整个延安中央大礼堂一把椅子都没有,所有座位都是钉在木桩上的长木板。嘉庚先生欣然坐下,毫无拘束。在延安中央党校工作的卜一同志代表留延华侨致欢迎词后,嘉庚先生和侯西反先生先后上台讲话。嘉庚先生的讲话同上一次讲的内容大致相同。随后,晚会开始,由鲁迅艺术学院演出《闲话江南》和《黄河大合唱》。

6月2日上午,嘉庚先生到医院看望李铁民先生,知道铁民先生伤势不重,几天就可以出院,感到放心。当时亲自为李铁民先生治伤的,是卫生部长傅连章同志,他告诉嘉庚先生,他原是闽西一家天主教医院的院长,红军到达闽西后,他参加了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嘉庚先生对他的经历很感兴趣,接连向他提了不少问题。傅连章同志还向嘉庚先生介绍了八路军、新四军在缺少军饷弹药和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抗战的情况,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等国际友人在敌后同我军民一起浴血抗战的情景,嘉庚、铁民先生深受感动。在中央医院,正好碰到前去看望李铁民先生的廖冰等同志,嘉庚先生又同她们攀谈了好久。

6月2日下午,嘉庚先生应邀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参加抗大师生欢迎朱总司令返延、欢迎陈嘉庚先生莅延和欢迎茅盾、张仲实同志从新疆抵延的大会。会前同学们举行了篮球赛。朱总司令脱下灰军上衣,卷起白衬衫袖子,上场参加比赛。他在球场上同小伙子飞奔拼抢,一人投进了4个球。嘉庚先生在球场外张口看呆了,他没想到这位统率千军万马的总司令,在球场上竟也是一员猛将!

在接着举行的欢迎会上,朱总司令、嘉庚先生、茅盾、张仲实同志先后讲话,随后举行了游艺晚会。晚会结束前,抗大代表向嘉庚先生赠送八路军灰色军衣一套。这套粗布军衣,凝聚着敌后浴血抗战的军民对坚持支援抗战的爱国侨胞的敬意。嘉庚先生欣然收下。

6月3日至7日,是陈嘉庚先生在延安随意活动的时间。一天早晨,嘉庚先生提出要去看看被炸平的延安城。当时的延安城垣,一部分围着延河边的平原市区,另一部分蜿蜒上山围着一片山岗。67岁高龄的嘉庚先生拄着手杖,顺着城垣顶健步上山,居高临下,俯览全城。看到这个原先住有两万多居民的城区,眼下除几间残存平房之外,已成一片废墟,嘉庚先生非常愤怒,说:炸吧、炸吧,炸掉旧城,新城一定会建设得更好,那时候我要再来看看。

走下城垣,嘉庚先生信步来到宝塔山下的延河岸边,遇到一群日本反战同盟的男女盟员在洗衣服。陪同的同志告诉他,这些日本人有的是在前线被八路军俘获后觉悟过来的工农士兵,也有主动投过来的人员。嘉庚先生听了非常兴奋,特意走近前去看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看到他们如此谈笑自如,嘉庚先生也微笑了。在延河边,他还看到边区男女自卫队员拿着红缨枪和大刀在列队操练和练习投弹。

嘉庚先生在延安不断观察思索,从早到晚,毫无倦容。为了亲眼看看延安的“商业区”,他到延安城南门外唯一的商业街“新市场”察看了好久。那里有私营商店百余家,还有一家照相馆,工业品奇缺,但土特产不少,营业自由,当时不收商业税。嘉庚先生对于在陕甘宁边区境内和延安市面上看不到乞丐,看不到无业游民和衣着破烂、面黄肌瘦的灾民这一点感到奇怪,一再询问这是为什么?

在这期间,毛主席、朱总司令曾经再一次邀请嘉庚先生到毛主席住处晤谈,反复阐述我党政策。毛主席、朱总司令还两次亲临交际处同嘉庚先生晤谈,并共进晚餐。应嘉庚先生参观边区工业的要求,朱总司令亲自陪同嘉庚先生去离延安数十里外的安塞钢铁厂参观,那里兼制前线所需的部分武器弹药。

王唯真回忆延安的诗画作品:《苇火照耀胜利年》。

为了满足嘉庚先生想加深了解边区的心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特邀请一些边区非党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到交际处同嘉庚先生晤谈。嘉庚先生在延安还见到不少闽南、闽西人,除傅连章同志之外,当时边区财政厅、公安厅、法院等,也都有闽南、闽西同志,他们应嘉庚先生的要求,用闽南话回答他所提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延安“华侨联合会”也再一次安排一批华侨青年到交际处同嘉庚先生举行座谈。嘉庚先生同这些华侨子女交谈时显得特别轻松愉快。随着对边区了解的加深,对共产党政策了解的加深,他逐渐解除了心头的疑虑,敢于说出一些心里话。他有时候是那样的激动,以至于不管那位寿科长在不在场,也不管他听得懂听不懂,就慷慨激昂地讲起来。说实在,这位寿科长在延安精神面前也不是没有一点感触,他有时也不得不附和几句说:“所见所闻,深受感动!”

陈嘉庚先生离延前对我们的同志表示,他这次亲临延安,时间不久,收获良多,经过实地考察,他相信共产党言行是一致的,团结抗战的立场,同侨胞的愿望是一致的。他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认为这是“克敌制胜之本”。反观国民党“大后方”,官员腐败、坐待外援,民众疾苦无人过问,军事节节失利。对比之下,感到中共深知民心、侨心,国民党很多负责官员对南洋华侨情况则一无所知,只知华侨捐了巨款支持抗战,不知这些钱大部分是中下层侨胞节衣缩食捐献出来的。现日寇南进野心毕露,华侨抗日热情倍增,谁无视民心、侨心,华侨是不会甘心的。他将继续东行,然后向南,到几个战区慰问考察,回南洋后,他将把考察的所见所闻,如实向海外侨胞介绍。陈嘉庚先生这样说,后来他也真是这样做了。

6月7日晚上,延安各界举行集会热烈欢送陈嘉庚先生。李铁民先生伤愈出院参加了集会。朱总司令在会上致欢送词,接着,陈嘉庚、侯西反、李铁民先生相继致词。陈嘉庚先生说,他这次访问延安最感满意的是,真正看到中共方面对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立场坚定、态度诚恳;对边区各界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感奋。通过这次访问,他对抗战胜利已经有了绝对的信心!

李铁民先生在致词中心情非常激动,赋诗歌颂延安。他在《告别延安》的诗中写道:

亲爱的延安兄弟姐妹们,再见!

一曲骊歌,诉不完我心中的留恋!

我留恋那四周起伏的山岗,

留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

还有那锦带般的延河,

窑洞式的医院。

战友的情谊,如兄似弟,

革命奋斗,不畏饥寒。

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

叫我怎不激动和留恋!

呵,延安的兄弟姐妹们,

愿你们坚持团结、坚持抗战,

奋勇杀敌,

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

南洋华侨一定会和你们打成一片!

南洋华侨一定会和你们打成一片!

李铁民先生的这一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嘉庚先生的心声。他的朗诵,博得了听众一阵阵热烈的鼓掌。

欢迎会结束前,留延华侨代表向陈嘉庚先生敬献锦旗两面,一书“为国宣劳”,一书“为祖国独立、自由、幸福而战!”

6月8日清晨,陈嘉庚先生等在延安各界夹道欢送下,离延东行,前赴山西战区“慰问考察”。

 

此文原载1984年10月出版的《回忆陈嘉庚》一书